68年 |
高雄縣小港鄉併入成為本市第十一個行政區小港區,全市里數增加為411里,全市面積由113.7496平方公里增加為148.6029平方公里。 |
67年 |
10月25日舉行省轄市第三屆市民集團結婚。 |
67年 |
3 月全市里數裁併為375里,除鼓山區民強里、三民區灣愛、德智、安和等四里任期未滿,未改選外,餘371里於6月17日投票選出第11屆里長371人。 |
66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430里。 |
66年 |
10月25日舉行省轄市第二屆市民集團結婚。 |
66年 |
在本市前鎮區建立山胞會館。 |
66年 |
為節省人力財力,第九屆市議員、第六屆省議員與第八屆市長選舉於本日合併辦理,市長由王玉雲連任。 |
65年 |
第二次全國統一換發國民身分證。 |
65年 |
12月25日舉行省轄市第一屆市民集團結婚。 |
65年 |
1月16日第100萬市民柳仁輝誕生於楠梓區。 |
65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426里。 |
64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422 里。 |
64年 |
12月20日辦理第一屆立法委員第三次增額選舉。 |
63年 |
7月1日里行政區域調整,前鎮區興業里因里戶數不足併入草衙里後撤銷,增減後全市里數調整為415里,於9月7日選出新增里長17人。 |
63年 |
各區公所開始編列小型工程建設經費,以加強巷道、水溝等基層建設改善工作。 |
62年 |
新修之戶籍法同時將教育程度及職業列為登記事件。 |
62年 |
依據修正之動員戡亂時期台灣地區戶政改進辦法,正式實施戶警合一,以警察局副分局長兼任戶政事務所主任。並將鄉鎮市區公所之戶籍課改為各縣市鄉鎮市區戶政事務所,隸屬各縣、市政府警察局。 |
62年 |
10月民政局長由林金枝接任。 |
62年 |
7月17日修正戶籍法,明定鄉鎮設立戶政事務所。 |
62年 |
3月17日投票選出第八屆市議員51人,於5月1日就職,任期4年。 |
62年 |
2月15 日由市議會選出第二次增額監察委員。 |
61年 |
12月23日辦理第五屆省議員選舉、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二次增額選舉、第一屆立法委員第二次增額選舉及第七屆市長選舉,市長由王玉雲當選,於62年2月1日就職,任期4年。 |
61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385里。 |
60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384里。 |
60年 |
開始建立原住民人口資料,本年度居住本市原住民僅163戶,792人。 |
59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377里。 |
59年 |
首次辦理特優里長選拔,以後每年選拔一次。 |
59年 |
首座里民活動場所「三民區本館里集會所」啟用。 |
58年 |
7月1日戶政業務由民政局移由警察局接辦,民政局戶政課撤銷。 |
58年 |
5月25日選出第9屆里長349人。 |
58年 |
3月14日二港口施工開鑿,旗津與本市須靠渡輪通聯。 |
58年 |
裁撤鄉鎮公所戶籍課,成立鄉鎮戶政事務所隸屬縣市警察局,鄉鎮長兼任主任、警察副分局長兼任副主任,分省縣二級,戶政業務移交警察單位辦理。 |
58年 |
中央基於戡亂時期嚴密戶口管理,配合治安需要,依據「動員戡亂時期台灣地區戶政改進辦法」試辦戶警合一。 |
58年 |
國民身分證統號第二次配賦,對象為54年以後出生之國民。 |
58年 |
12 月 29 日由各縣市議會選舉第一次增額監察委員,本市無增選名額,不需辦理選舉。 |
58年 |
12月20日辦理第一屆立法委員第一次增額選舉,及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一次增額選舉。增額國大代表部份本市無代表出缺,不需辦理增選。 |
57年 |
全市里長調整為349里。 |
57年 |
4月21日投票選出第六屆市長楊金虎,於6月2日就職,任期4年。及投票選出臺灣省議會第四屆議員4人,任期4年。 |
57年 |
1月21日投票選出第七屆市議員45人,於2月21日就職,任期4年。 |
54年 |
首次全國統一換發國民身分證。 |
54年 |
國民身分證統號初次配賦,對象為民前出生及54年前來台之國民。 |
54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337里。 |
54年 |
選舉第八屆里長,鹽埕、楠梓、三民、苓雅、旗津等5個行政區里長於5月2日選出,鼓山、左營、前金、新興4區於5 月30日選出,前鎮區另於55年6月19日選出,總共選出第八屆里長337人。 |
53年 |
4月28日選出台灣省議會第三屆議員3人,任期改為4年。 |
53年 |
4月26日選出第五屆市長,由陳啟川連任,於6月2日就職,任期4年。 |
52年 |
1月26日投票選出第六屆市議員41人。 |
52年 |
全市里數調整為330里。 |
50年 |
1月15日投票選出第五屆市議員36人,於2月21日就職,任期3年。 |
50年 |
50年5月28日及51年7月8日(前鎮區30里)分別投票選出第7屆里長325人,任期改為4年。 |
50年 |
5月台灣省各縣市政府組織準則核定,民政科調為民政局,科內股改為課,局長仍由原科長沈幼軒續任。 |
49年 |
4月22日投票選出第四屆市長陳啟川,於6月2日就職,任期改為4年及選出台灣省議會第二屆議員3人。 |
49年 |
12月民政科長由沈幼軒接任。 |
48年 |
6月臺灣省臨時省議會改稱臺灣省議會,臨時省議會第三屆議員即為臺灣省議會第一屆議員。 |
48年 |
1月1日民政科長由劉楚楓接任。 |
48年 |
臺灣省各縣市地方自治實施綱要修正,區長由公民直選改為市長派任。 |
47年 |
為使縣市議員改選日期一致,第三屆市議員任期延長至47年2月21日,於47年1月19日投票選出第四屆市議員38人,任期3年。 |
47年 |
6月1日至16日分別投票選出第6屆里長325人。 |
47年 |
成立高雄市國民住宅興建委員會,由民政科主辦,直到民國49年移撥由建設局主辦。 |
46年 |
4月21日投票選出第三屆市長陳武璋,於6月2日就職,及選出臨時省議會第三屆議員2人。 |
45年 |
2 月 5 日、5月20日及7月22日分別投票選出第五屆各區區長,下屆起改由市長派任。 |
45年 |
裁撤戶口申報處,集中在鄉鎮公所辦公,村里戶籍員改為戶籍員。 |
44年 |
第五屆里長因修改法令及劃一任期,除前鎮區十里因區長改選延至45年6月3日投票8月18日就職及左營區15里因就職日期不一,另外辦理改選及就職外,其餘里長均於44年6月26日選舉,7月1日統一就職。 |
44年 |
5月29日補選三民區長(原區長車禍死亡)。 |
44年 |
2月6日補選新興、左營區長(原區長當選第三屆市議員)。 |
44年 |
1月23日各區公所依據鄉鎮調解條例設立調解委員會,受理調解業務。 |
43年 |
12月19日選出第三屆市議員33人,於44年1月16日就職,任期3年。 |
43年 |
5月2日辦理第二屆市長與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議員選舉,以公民投票方式選出臨時省議會議員2人,市長由謝掙強連任,於6月2日就職。 |
42年 |
4月12日公民投票選舉第四屆區長,除左營已提前補選及前鎮任期未滿另於6月14日改選外,旗津、連雅、新興、前金、三民、鹽埕、鼓山、楠梓八區區長順利選出。區長任期改為4年。 |
42年 |
2月1日補選左營區長(原區長當選第二屆市議員)。 |
42年 |
因行政區域調整,第三屆里長任期延長,於本年 6 月投票選出第四屆里長325人,任期2年。 |
41年 |
12月28日選出第二屆市議員30人,於42年1月16日就職,任期2年。 |
41年 |
8月本市成立文獻委員會,主委由市長兼任。 |
41年 |
1月「連雅區」改名「苓雅區」。 |
40年 |
鄉鎮區公所依據「台灣省鄉鎮區公所組織通則」設戶籍課,置課長一人、課員若干人,並於各警察分駐派出所成立「戶口申報處」置村里戶籍員一人,受理戶籍查記工作。 |
40年 |
12月民政科長由陳國喜接任。 |
40年 |
11月18日由市議會選出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議員2人。 |
40年 |
7月21日前鎮區長因違反選罷法,經判決選舉無效,於本日投票重選。 |
40年 |
5月27日以公民投票選舉第三屆區長;左營、三民、前金、旗津、分別選出區長,餘區因公民投票數未達投票總數半數以上,改於6月3日舉行第二次投票後順利選出。 |
40年 |
3月25日公民投票選出第一任民選高雄市長謝掙強,並於5月1日就職,任期3年。 |
39年 |
因里行政區域調整及里長選舉方式變更為公民直選,第二屆里長任期延長約一年,於10月8日至40年10月10日間,以公民投票選出第三屆里長355人,任期2年。 |
39年 |
12月17日選出市議員28人,任期2年,於40年1月11日就職並成立第一屆市議會。 |
39年 |
8月陳保泰接任市長。 |
39年 |
7月民政科長由吳深淼接任。 |
39年 |
4月24日公布實施「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」,市長改為民選,區由法人改為市政府附屬機關,廢除區民代表及區長改由公民選舉產生。另自第三屆里長起,將里民大會選舉里長改為由里民選舉產生,任期仍為二年,連選得連任。 |
38年 |
廢戶籍卡改設戶籍登記簿,縣市政府仍採戶籍卡。 |
38年 |
5月劉翔接任市長。 |
37年 |
訂頒「台灣省各縣市戶政機關與警察機關辦理戶口查記聯繫辦法」。 |
37年 |
10月25日由各區代表會選出第二屆區長,任期改為3年。 |
37年 |
8月民政科內兵役股劃出成立軍事科。 |
37年 |
5月9日民政科內成立兵役股。 |
37年 |
4月2日舉行里民大會選出第二屆里長及副里長各305人。 |
37年 |
4月10日選舉第二屆區民代表304人。 |
37年 |
1月21日至23日間選出第一屆立法委員。 |
37年 |
1月10日由省參議會投票選出監察委員。 |
36年 |
訂定「戶口普查法」。 |
36年 |
本市里數調整為305里。 |
36年 |
11月21日至23日間投票選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。 |
36年 |
8月黃強接任市長。 |
36年 |
6月在民政局內增設社會股,直到民國50年再將社會股劃出成立社會科。 |
36年 |
1月1日民政科內增設合作股,衛生股劃出,成立衛生院。 |
35年 |
辦理戶口清查。 |
35年 |
依據34年12月6日頒布之「台灣省省轄市組織暫行規程」暨「台灣省省轄市區民代表會組織規程」,規定區民代表由里民大會選舉之,任期二年,連選得連任。35年2月22日各區召開里民大會選出第一屆區民代表共277人。 |
35年 |
戶政工作由警察機關劃歸民政單位辦理,鄉鎮級由鄉鎮公所辦理,由鎮長兼任戶籍主任,置幹事 1至3人,由鄉鎮長任命一人為戶籍副主任,每村里置書記一人,兼辦戶籍登記受理工作。 |
35年 |
11月民政科長由沈幼軒接任。 |
35年 |
11月5日分別由各區代表會選舉第一屆各區區長,任期2年。 |
35年 |
10月1日辦理初次設籍登記,採戶籍卡(1人1卡)登記,每戶之戶籍卡置於一紙袋,簡稱戶卡,縣市政府建副卡,作為審核國民身分證及防止鄉鎮公所正卡毀損或遺失補造之用。 |
35年 |
8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省轄市之區長應民選。 |
35年 |
7月黃仲圖接任市長。 |
35年 |
4月15日由市參議會選出省參議員1人。 |
35年 |
3月2日舉行里民大會選出第一屆里長、副里長各303人。 |
35年 |
3月24日選出區域市參議員31人,並於4月13日成立市參議會,任期至40年1月11日第一屆市議會成立止。 |
35年 |
2月8日民政科內地政股劃出,成立地政科。 |
35年 |
1月3日修正公布施行戶籍法。 |
34年 |
12月1日將日治時期之街庄市及保甲制度改為鄉鎮區及鄰里,官派鹽埕、鼓山、左營、楠梓、三民、新興、前金、連雅、前鎮、旗津等十區區長,全市計303里,面積113.7496平方公里。 |
34年 |
11月8日高雄市政府成立,府內設秘書、總務、民政、財政、教育等科及建設局、警察局。民政科內設行政、戶籍、社會、衛生、地政等股,首任市長連謀,首任民政科長杜濂。 |